

赵美心
特斯拉最新财报呈现戏剧性反差:第三季度以49.71万辆的交付量创下单季历史纪录,日均交付达5403台,总营收280.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远超市场预期。然而亮眼数据未能提振资本市场,因净利润同比下滑37%至13.7亿美元,盘后股价下跌3.8%,市值蒸发555亿美元。
“增收不增利”的核心矛盾源于两大因素:汽车均价持续下滑至约4.27万美元,以及研发与行政开支大幅攀升。本季度研发费用同比激增56.88%至16.3亿美元,相当于日均投入1.3亿元人民币。尽管剔除监管信贷的汽车毛利率为15.4%,仍低于市场预期,反映价格战对盈利能力的持续侵蚀。
为重塑市场信心,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中释放多重战略信号:宣布24个月内实现300万辆年化产能目标,明确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于明年Q1展示量产原型,并首次披露自研AI5芯片性能将较前代提升40倍。在自动驾驶领域,FSD累计里程突破96亿公里,计划年底前在奥斯汀开展全无人Robotaxi服务。
面对税收抵免政策退坡的挑战,特斯拉正加速产品结构转型。新款低价版Model Y已在美启动交付,Semi卡车生产线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这些布局预示着特斯拉正通过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寻求规模效应与盈利能力的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