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油画在海外流行!画布上承载着儿时游戏的美好回忆

近年来,以海外社交媒体为中心,将游戏中的一幕描绘成油画的投稿屡屡引发巨大反响。以厚涂的质感和笔触残留的油画重新描绘游戏体验的独特表现方式,因唤起怀旧情绪而备受关注。

其中的代表作是亚特兰大出身的画家Cayde先生于3月发布的《Minecraft》油画。名为“The Disappointment(失望)”的这幅作品中,描绘了游戏内方块“荧石”制成的方形框中央水流落下的情景。这是以该作热门Mod“The Aether”中出现的异世界传送门为主题创作的。

在“The Aether”中,向荧石框架泼水即可开启传送门,前往新的漂浮世界。然而,在未安装Mod的情况下,传送门自然不会开启。由于Mod完成度极高,玩家间产生了误解,以为这是官方新增内容,当时许多玩家经历了泼水却无任何反应的小小失望。

Cayde先生的油画以厚重的厚涂静静捕捉了这一瞬间。通过无机质地描绘水流质感和光线反射,构图唤起了透过画面“呆立不动的自己”的联想。Cayde先生也回忆说自己小时候曾有同样的误解,评论中写道感受到“难以估量的失望(the immeasurable level of dismay)”。该投稿在Ins获得超过160万点赞,在社交媒体X也超过25万点赞,引发了对当时小小失误的共鸣。

另一方面,以“连同游戏UI一并绘制”的方向受到关注的是画家AlturdBeast先生。其公开的《塞尔达传说 时之笛》油画中,除了站立在海拉尔平原的林克形象外,画面左上角的心形血量、持有的卢比、分配给C键的物品以及小地图也被细致描绘。

在Reddit上被问及“为何连小地图也画上”时,他回答称“为了保持真实性(Keep it authentic)”。在另一则投稿中,他将油画靠在NINTENDO 64主机背后,营造出如同显示在显示器上的游戏画面效果,显示出其意图不仅是单纯的角色艺术,而是以油画呈现“当时玩家所见的视野本身”。

此外,包含《超级马里奥64》剩余生命显示、《任天堂明星大乱斗》百分比等UI元素的油画合集投稿,在Reddit上获得近5000个赞,激发了童年游戏玩家的怀旧情绪。

这些作品的共通点在于以油画表达游戏时的体验与感受。油画颜料的厚涂和笔触,使油画相比截图更具物理存在感。油画风景常被视为叠加记忆与情感的“心象风景”,作为表达童年游戏记忆的手段,油画或许比数字图像和视频更能引发共鸣。

一方面,也存在将游戏画面作为写实风景画来处理的创作风格。在Reddit上以Entar0178为用户名活动的画家Dmitry Yakhovsky先生所绘制的《上古卷轴V:天际》中的“炼金术士的小屋”,细致描绘了秋色针叶林中矗立的小屋,乍一看仿佛是在写生一处真实的森林。同一作者还公开了《天际》主角龙裔与《巫师》系列的杰洛特对峙等作品,采用将游戏中的奇幻世界重构为虚构风景画的手法。

此外,既是油画家又是玩家的Shreyas Pailkar先生在YouTube上公开了其创作过程。在他绘制《辐射4》中城市“钻石城”的视频中,首先展示了他在游戏内使用自由摄像机四处游走,寻找最佳构图的过程。随后利用控制台命令切换时间和天气进行调整,最终选择了“夜晚霓虹灯最为耀眼”的时间设定。然后将截图作为“写生”资料导入,开始在画布上重构。与风景画家亲自走动寻找理想构图和光线不同,在游戏内轻松“调整”风景,正是以数字世界为题材的优势所在。

这些多样的创作风格共存的背后,是“油画=描绘风景”这一普遍认知。尽管许多同人作品以角色为中心,但传统油画多以景色为主角。用油画描绘游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或铭刻记忆的地点,不仅仅是简单的截图模仿,更像是沉浸于游戏中,将“自己所见的风景”转化到画布上的过程。不同玩家的印象,或许正是决定了他们绘画内容及风格差异的原因。

在游戏开发中,概念艺术阶段使用油彩画风并不罕见,但将完成的“游戏画面本身”转化为油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游戏中熟悉的数字画面通过模拟油画这一传统手法呈现时产生的反差,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成为其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以油画描绘游戏风景这一独特尝试,作为区别于同人画的艺术活动,正逐渐升温。油画表现心象风景,而游戏则因其沉浸感和深刻记忆,两者意外地契合,赋予画作不同于截图的深厚韵味。包括本文介绍的艺术家在内,今后画家们将如何创作更多“游戏绘画”,也备受关注。

最近内容
猜你喜欢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