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美心
自从《鬼灭之刃》和《疯狂动物城2》定档以后,我的手机就像打了鸡血,一解锁就自动开启了“预告片马拉松”模式,尤其是《动物城2》。正当我沉浸在兔狐搭档即将甜蜜回归的时候,半路却杀出来个《疯狂电脑城》,直接把我从动物城拽进了一座……电脑城?
《疯狂电脑城》[又名《疯狂华强北》(bushi)],主要讲述的是未知身份的程序扎普,被关到了电脑城的回收站中,意外获得病毒免疫能力,与皮克西、教授组成小队抵抗大病毒迪凯入侵的故事。剧情倒是平平无奇,但是它的海报倒是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眼我还以为是网友整活用AI生成的,结果一查,发现竟然真的有排片!
出于强烈的好奇,我反手就点开了宣传片。嘶,怎么说呢?明明是一部影片,但我却能从里面看到《疯狂动物城》、《哪吒》、《头脑特工队》、《无敌破坏王》的影子。花一张票钱,看四部经典,主打一个性价比超高。
从片名不难看出来,这部电影有意对标《疯狂动物城》,而且官方还一本正经的强调了电影两大亮点:一是视角更加独特,二是将高科技与接地气紧密相连:
素材来源:今日影评
如果“程序形象化”算作视角独特的话,那我小时候看的《国宝特工》里,水果都能打架,岂不是领先业界二十年?再说“高科技+接地气”,用程序和病毒做主角确实也算得上高科技,但是因为一句天津话就有了地域感,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这创新点和我的毕业论文一样——纯属硬凑。
除了名字碰瓷《疯狂动物城》以外,就连反派都透着一股“熟悉的配方”。这眼睛、这鼻子、这脸型……我突然想起了一位故人。诶,你说他像不像申公豹啊?真是时代变了,连神话人物都能数字化再就业,穿上赛博皮肤重新上岗了。
不过话说回来,网上的调侃归调侃,毕竟现实生活里,谁不想冲进影院,急头白脸的看一场《疯狂电脑城》呢?
要说电影圈里的“孪生兄弟”,论炸裂程度,还得是“赫赫有名”的《汽车人总动员》。它“致敬”的对象,正是皮克斯的经典代表作《赛车总动员》。从片名到海报,从人设到剧情,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像素级复制。
《赛车总动员》主要讲述了一个天才赛车在慢节奏的小镇上找回初心、学会友情和友谊真谛的温暖故事。而到了《汽车人总动员》这里,抄的只剩下一个干瘪的外壳,剧情简介就一句话:一个简单的赛车比赛故事。两者之间的差别大概就像“米其林三星大餐”和“拼好饭”虽然都是饭,但一个走心,一个大概只走个过场?
就这还不算完,片名是抄的,剧情是搬的,就连海报也没放过。酷似闪电昆麦的主人公形象,唯一原创的可能就是轮胎下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的“人”了。更绝的是,影片的动画效果极其敷衍,正片里的主角和海报形象差得可不止一星半点,完全算上诈骗程度。而且据导演所说,这部“匠心巨制”成本高达1000万。所以,这钱到底花在哪里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大概都用来支付“灵感参考费”了吧。
再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自登顶中国影史动画票房冠军后,市场对第二部的期待便持续高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光是靠“蹭热度”就轻松捞走了1700万票房。
不过,此“哪吒”非彼“哪吒”。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陈塘关大战后,哪吒和龙王三太子同归于尽,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重塑金身,与申公豹和东海龙王对抗的故事。这剧情,不就是把《魔童降世》的结尾“接盘”了吗?更迷惑的是,在前作《我是哪吒》里,哪吒明明已经大战龙宫夜叉,并且成功拯救了世界。但到了第二部里,哪吒又回到了“重塑金身”这一步。为了蹭上这波热度,连前作剧情都不管了。这种“舍身取money”的精神,还真是让人佩服。
烂片看过不少,但能烂出风格、烂出“创意”的,那还真是凤毛麟角。就拿这部影片的人物建模来说,其粗糙程度,怕是连《汽车人总动员》都要自愧不如。在这里,你能“欣赏“到:一位不用张嘴也能说话的太乙真人,还有一系列动作僵硬、但是“超燃”的打戏……
从《疯狂电脑城》到《汽车人总动员》,再到《哪吒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这些“山寨”电影,就像是影视界的”碰瓷专业户“,靠蹭IP、仿片名,疯狂收割热度。他们或许能够凭借热度短暂获利,但观众不是韭菜,不会一茬茬任人收割,这类影片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所淘汰。
所以,下次再遇到这种“熟悉的配方,陌生的味道”,建议直接启动自我防护模式,在心里默念三遍护眼口诀:保护眼睛,远离碰瓷。毕竟,人生苦短,何必为“影式诈骗”贡献金钱和精力呢?